成为沃伦·巴菲特
类型:纪录 / 地区:欧美 / 年份:2017
状态:已完结
地区:欧美
语言:英语
年份:2017
导演:彼得·W·孔哈特 布瑞恩·奥克斯
主演:沃伦·巴菲特 苏姗·巴菲特 比尔·盖茨
更新:2024-06-05
简介:
巴菲特出生那年正处于美国股市崩盘时期。那是1930年第二年,巴菲特一岁,父亲霍华德巴菲特失业了。霍华
巴菲特出生那年正处于美国股市崩盘时期。那是1930年第二年,巴菲特一岁,父亲霍华德巴菲特失业了。霍华德是股票推销员,家里并非富足,但他却决定在那个大萧条时期用仅有的存款建立一家投资公司。每到周末,巴菲特和妹妹就会去父亲的公司玩计算器。正是在父亲的书房,巴菲特第一次读了投资学的书,很快,他就把父亲整个书房的书都读完了。可以说,巴菲特继承了父亲的衣钵,父亲无形中成了他职业上的第一个领路人。尽管和父亲的热情比起来,巴菲特总是很安静内向,但这个脾气很好的男孩儿却不走寻常路的对妹妹说,我要在30岁之前成为百万富翁,那时候巴菲特每周的零花钱是5美分。五美份太少了,于是他开始做点小生意。他卖过报纸、口香糖、可口可乐,但他最喜欢的是卖报纸,因为卖报纸的时候,他可以规划自己喜欢的路线,他从小就想要当自己的老板。做生意攒下的这些小钱,很快就让巴菲特验证了书本上的复利效应。关于复利有一个传说,据说有人为国王做事,想要的报酬很简单,他拿了一个64格的棋盘,要求在第一格放一颗古力,第二格放两颗,以此类推。国王没有想到,放完整个棋盘,他就要把整个国家的粮食都给这个人了。巴菲特当初攒下的几美分就这样慢慢变成了几美元、几十美元、几千万美元,甚至更多。这个游戏让巴菲特着迷,他渐渐忘了当初做小生意的目的是赚零花钱,他开始沉迷于这个钱生钱最滚利的雪球游戏当中。后来,父亲一路从商界冲到了政界,做到了国会议员,他们全家都搬到了华盛顿。在华盛顿的日子是巴菲特最痛苦的时候。那个时候母亲经常性头疼,家里的气氛很紧张。他不喜欢上学,整天就沉迷于整蛊老师,而且他整蛊老师的方法也是不走寻常路,他会卖空老师买的股票,给老师造成心理压力,因为谁都知道这个小孩儿对买卖股票还是有一手的。而这个不起眼的数字天才把这种对数字的敏感归功于母亲的基因,因为母亲就很擅长数学。和很多青春期男孩子一样,他也关注女生,但是他不擅长和女生打交道,只有数字游戏和阅读能让他获得成就感。大学毕业后,他被哈佛商学院拒绝了。事后他回想起来,觉得这是一件好事,因为他发现了本杰明、格雷厄姆和大卫多德。这两个证券界天才就在哥伦比亚教书,于是他给多德写了一封信。巴菲特一生信奉的价值投资正是来源于证券之父格雷厄姆的理论。父亲给了巴菲特职业的启蒙,而格雷厄姆塑造了巴菲特的职业生涯。反过来,巴菲特也是格雷厄姆价值投资概念的完美实践者,是他让恩师的理论名扬世界。巴菲特用一个要燃尽的雪茄烟头来比喻价值投资这件事,这就相当于在最后一口烟中受益,也就是以低于股票账面价值的价格买入,然后在价格回升至真实价值附近时卖出。投资者要做的就是在正确的时间买入,其余的时间就是等待和观察。他觉得赚钱只是时间问题,就像安静的在球场观察,等待最好的击球位置,10个球里面只要击中几个就能赚钱。但是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太强,人们经常受到太多诱惑,以至于出手频率过高,这才是投资的真正问题所在。复利和价值投资让巴菲特在早年赚了很多钱,直到他遇到查理芒格。芒格也是价值投资的支持者,但是他转变了巴菲特的投资态度。原先对于巴菲特来说,投资就是纯粹的数字游戏,在股票低价时买入,高价时卖出。而芒格则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公司本身,也就是以合适的价格买下优秀的公司,而不是以便宜的价格买下合适的公司。这相当于进一步完善价值投资。而验证这一理论最好的例子。
详情